约基奇,5年挣2.7亿刀,平均一天挣14.8万,你哪怕一辈子打卡上班,也根本追不上 。
数字摆在眼前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凭啥。
搬砖族年薪十万已经算体面,他打一场球就够买套学区房。

落差感直接拉满,怒火跟着键盘一起冒烟。
可怒火归怒火,NBA球队不是慈善机构,老板们精得跟猴一样。
掘金会给予约基奇历史最大合同,缘故在于过去的三个年头里,他所带领的队伍胜率为 71% ,并且季后赛每次都能晋级,进而使得门票、转播以及周边等各项收益均被成功激活。
靠他一人,将丹佛这个小球市的市值,从十四亿推升至二十八亿,翻倍后的数字,比任何口号都更响亮 。
库里同理。
勇士去年没进季后赛,市值仍涨到82亿,排名联盟第一。
转播合同、广告代言、球票涨价,每一条都和库里绑定。

这笔账,小学生都会算,6000万年薪看着吓人,勇士一年靠他多挣的钱,超过1.5亿。
另一边,杜兰特5470万躺病床,球迷骂声最大。
但篮网很早之前就已经将风险计算进去了,保险能够报销百分之八十,杜兰特其所穿之球衣销售量稳稳居于前三的位置,转播的商家依旧会支付高额的价钱。
老板表面心疼,实际账本没亏。
球迷看到的是他穿便装,管理层看到的是现金流不断。
有人拿托马斯当枪,场均24分却拿不到大合同。
问题出在另一端,他百回合丢115分,联盟倒数。

教练不敢让他收官,关键时刻坐板凳,数据再漂亮也是零。
NBA最忌讳刷爽了却赢不了,胜利才是硬通货。
鹈鹕霍勒迪更典型,场均16分拿2600万,看着平平。
处在高阶数据范畴内,他与对位者相比命中率有所下降,下降幅度为5%,在比赛末节他的抢断次数位居联盟首位,进入季后赛后他成功限制住了利拉德以及威少 。
球迷记不住这些零零散散的片段,老板却心甘情愿掏钱,因为防守能够获取冠军的道理从来就没有改变过。
再往前看,2016年灰熊给康利1.5亿,全世界都在嘲笑。
五年之后回过头来看,康利带领球队,其胜率达到百分之六十,每次季后赛都有份入围,球票售出数量创造了球队历史纪录。

市场小,明星难来,溢价留人是唯一选择。
嘲笑声停了,管理层升职加薪,现实总用结果打脸。
也有人真翻车。

给奇才沃尔四年1.7亿,之后他跟腱撕裂,其复出状态跳水,球队直接重建。
老板欲哭无泪,却只能认栽。
顶薪就是赌局,赢了大赚,输了血亏,没有中间地带。
联盟平均生涯时长为4.8年,伤病情况,状态表现,性格特点,任何一个变量,都能够使得合同变成炸弹 。

工资帽逐年以10%的幅度上涨,转播合同为期九年涉及总额240亿,美元出现贬值情况,相应数字理所当然随着形势像水面上升船也跟着升高那样而提高。
2015年的时候,顶薪起薪为2500万,到了2023年,涨到了4200万,这并非是球员贪婪,而是联盟收入实现了翻倍 。
老板们抢着给钱,因为转播商、广告商、赌球公司抢着给联盟钱。
球迷最难受的是对比感。
一个月能拿到手的薪资是五千元,然而每个月需要支付的房租却高达三千元,在这样的情况下,当看到那些球员仅仅因为养伤就能每天获得数量可观的金钱收入,内心产生不平衡的状态那简直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。
可失衡没用,NBA本质是娱乐公司,球星是稀缺IP。
周杰伦举办演唱会的门票曾被炒价至一万,却没有人去指责周杰伦,这是源于他有着与众不同、无可替代之处,对于球员而言道理也是如此 。

想通这一点,就能理解为啥乔治赛季只打41场仍拿顶薪。
快船赌的是健康季后赛,一旦乔治爆发,市值、转播、门票全涨。
风险写进合同,老板愿意扛,球迷再急也插不了手。
更深一层,NBA薪水是提前预支生涯。
球员18岁进联盟,38岁退役,黄金期只有十年。
平均学历不高,退役后收入骤降,伤病伴随余生。
高薪是对短命饭碗的补偿,也是社会最残酷的计时器。

你羡慕他日薪百万,他羡慕你能安稳干到六十。
所以下次看见亿元合同,先别急着拍桌子。
翻开球队的财务报表,瞧瞧市值究竟上涨了多少,看看转播费用到底翻了几倍,瞅瞅门票平均价格提高了多少。
数字不会骗人,老板比你会算。
球迷的情绪值几个钱,胜利和市值才决定钱包厚度。
真觉得不值,关掉直播、不买球衣、不点广告就行。
市场最听消费者的话,只要多数人用行动说不,工资帽自然下跌。
然而实际情况却是,越是进行责骂,就越是会去观看,越是进行观看哦,就越是会再次责骂,职业体育联盟的收入呢,每年都能够达到新的高度,球员们所获得的薪水呀,呈现出一路迅猛飙升的态势。
嘴上说不要,身体很诚实,这才是真正的黑色幽默。